2/25/2010
原畫集連載之9【艋舺教會】
「PM 00:00
一手聖經,一手鉗,
在艋舺生根,向來不是依靠運氣,
「寧願燒盡,不願銹壞」的決心是永遠不可欠的條件。」

「喔!艋舺,罪惡的城市啊!」艋舺早年民風保守,馬偕博士面對當地對外籍人士的強烈排斥,曾在自己的宣教回憶錄《From Far Formosa》中留下了這麼一句話。



馬偕博士同時為人拔牙看病,獲得在地人的友誼與支持。這種永遠打不倒以及不計一切方法要達成目標的生命力,終於讓馬偕的傳道之路撥雲見日,征服了他心目中的北台灣「直布羅陀」(Gibraltar,意指必爭之地)。艋舺開始釋出善意,甚至在一次馬偕博士要搭船回加拿大時,艋舺本地的非信徒也與信徒一樣地熱情地招手,高聲呼喊:「再來!再來!」就如同原畫集所繪:從(左方)舊教堂烏雲密佈,狀似燃燒的背景,直到暏光乍現,和煦的陽光終於照在(右方)艋舺教會穩固的新建築之上。馬偕博士在他的回憶錄中提及 "HOW BAN-KAH WAS TAKEN",對博士而言,艋舺教會的建立其實就是一場戰役,光靠運氣,絕對行不通。當年馬偕博士為艋舺三大姓之一黃家的兒子拔牙,三大姓為表感謝,特別贈送一塊刻有「耶穌聖教」的石匾;如果有機會到艋舺教會一趟,建議您摸一摸前庭紀念石匾,感受它如何見證馬偕博士的努力。
《來碗艋舺》草稿版才剛發表,工作室便接到來自馬偕醫院的電話。原來是相關單位已在裡頭發現了艋舺教會,來電詢問是否有機會來碗「滬尾」(淡水舊稱),以作為今年馬偕醫院130週年的紀念碗。令人印象深刻的是,馬偕醫院並不因為期望《來碗滬尾》屬於院方紀念碗的企劃,而要求趣遊碗團隊以歌頌馬偕本人或馬偕醫院為碗內表現的主軸;反而希望我們以滬尾為主,從城市的描繪中,讓淡水之於馬偕的意義展現在眾人眼前。這樣的一通電話,暖暖的,彷彿在130年後,又再次感受到馬偕博士對這塊土地的感情一樣。
鳥瞰圖繪師

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趣遊碗《艋 舺魚眼鳥瞰 圖》原畫集 連載之9【 艋舺教會】
延伸閱讀:
趣遊碗《艋舺魚眼鳥瞰圖》
原畫集連載之0【原、畫、集。】
原畫集連載之1【交易】
原畫集連載之2【果菜批發】
原畫集連載之3【東三水街市場】
原畫集連載之4【怪獸來臨】
原畫集連載之5【舊貨市場】
原畫集連載之6【剝皮寮】
原畫集連載之7【一布一市集】
原畫集連載之8【命理街】
原畫集連載之9【艋舺教會】
原畫集連載之10【青山宮】
原畫集連載之11【夜巡】
原畫集連載之12【龍山寺】
原畫集連載之13【七根香】


2則意見:
130年後,馬偕博士那股強大的精神力絲毫不受時空影響阿
台灣演義:西方醫學在台灣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39m9DAHgnyI
南新樓 中彰基 北馬偕
無私的奉獻,金髮藍眼睛卻都是正港的台灣人
張貼意見
<< 碗誌首頁